【双碳案例】国外值得看的零碳社区赏析
时间:2023/02/24 浏览数: 分享:

 

01 瑞典韦克舍社区

 

生物质能,低碳建材 

 

韦舍克位于瑞典南部克鲁努贝里省,人口不足10万,却是瑞典出产木材的重镇之一,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

 

 

 

 

韦克舍的市政首脑一直都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决定借助森林资源丰富的条件开发生物能源,以代替石油和煤炭,修建了以木材为燃料的热电站,电站的全部燃料都来自城市周边直径80-100公里的森林,提供了全市约1/4的生活用电。

 

 

 

图:生物质热电联产

 

 

韦克舍热电厂的燃料木材要么是制作家具的下脚料,要么是不成材的树梢枝杈。在林业生产中,这些材料都会作为废料被扔掉。所以,用它们做燃料其实是废物利用。如果把这类木料丢弃,任其自然腐败,不仅需要许多存放空间,在树木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甲烷,严重影响空气。为减少污染,韦克舍热电厂采用先进的燃烧方法和废弃过滤技术,保证无硫燃烧,把氮氢化合物减少到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污染。此外,燃烧后的木炭灰还会被作为肥料,“回馈”附近森林。

 

韦克舍冬季寒冷,供暖季长,需要使用大量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地政府采取了集中供暖的方式。在热电厂建成后,市政府配合热电厂建起了400公里的供热管道,为全市所有的居民小区和公共设施集中供暖。此外,政府还出台政策,要求所有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在购地时都必须提出设计方案,把新建筑的供暖设施纳入全市统一管理。

 

除了用于供热和供电,生物质能还被用在韦克舍的交通领域。全市所有公交车都使用厨余垃圾产生的可再生天然气,该市还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其充电站也由生物电站驱动。

 

韦克舍同时利用其丰富的林业优势,其被动式建筑需要使用全木材来建造结构,并用废旧木料进行供暖,既节能环保还隔热保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木质建筑有几个明显优势:

 

首先,建筑材料直接来自大森林,成本低,建筑时间短;

 

其次,当地悠久的传统木工工艺,为建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如果用现代科学方法,则可解决防火、防腐的问题,增强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第三,当建筑达到使用年限时,废弃材料可以完全回归再利用,这有助于减少大量建筑垃圾,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环保。

 

 

 

 

02 悉尼Lilyfield社区

 

可持续住房重建项目 

 

该项目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该国Green star 5星级评级的公共住房项目。

 

 

 

 

该项目具有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用于热水和发电。此外,所有单元都通过生活区/自然区的交叉通风免去了对空调的使用。朝北的地板采用了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东西立面的玻璃采用了Low-E玻璃。常见的社区地下停车场被自行车停车位和公共交通连接点所替代,配套的雨水收集池还能捕获超过10万升雨水来解决卫生间和灌溉用水。

 

 

 

 

社区内还保留了很多公共空间,用来鼓励搬进社区的租户自己种花种菜,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这个项目证明了既能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又能保持高度可持续性的公共住房是可以实现的,也为更多住房开发设定了新标准。

 

03 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

 

可持续城市主义 

 

弗莱堡是德国西南部的一座大学城,居民年轻、积极,有着大约20年的环境敏感政策和实践,常被称为欧洲环境保护主义之都。弗莱堡市一直被誉为“绿色之都”和“太阳能之城”,是全球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都视之为楷模。

 

 

 

 

无车化生活方式

 

市政要求交通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不能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鼓励人们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弗莱堡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在道路上享有优先权,这座城市中有一半的行程是骑自行车出行的。在沃邦,汽车拥有率比其他城市低35%,拥有汽车但使用其他交通方的居民越来越少。居住在沃邦无车区内的有车居民,汽车仅在自家装卸物等情况下才驶入自家门口,平时车辆停放在无车区边缘的两座停车场内,住宅区街道成为居民休闲和儿童放心玩耍的场所。

 

 

 

图:行人步道

 

能源自给自足

 

区内的房屋多集体建造,并以低耗能、能源自给和利用太阳能等作为建房准则。区内大量建造被动式房屋并对旧建筑进行保温隔热改造,要求所有建筑必须满足低能耗住宅的要求,即年耗能不超过65Kwh/m2。

 

沃邦内还有大量正能建筑,这些有着鲜艳蓝、红、黄、绿色彩的太阳船(Sun ship)就是可生产能源的建筑。这里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屋顶上都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能自发自用实现自己自足,多余的电还能返还到市政电网并获取收益。

 

 

 

 

 

 

该市还设有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之一Solarfabrik的总部和弗劳恩霍夫太阳能应用研究所。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一个名为“弗莱堡—太阳能城”的广泛项目。

 

 

 

图:太阳能停车场

 

 

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沃邦的建筑物都不高。所有住宅的高度都控制在13米以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则不低于19米。区内拥有大片的公共绿地和宜人的街道空间,同时又排除了机动车的干扰,使得沃邦新区的居民们享有了高品质的休闲质量,街道的功能更多的是留给了儿童玩耍。这一环境对带孩子的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儿童占居民人口的比重超过了20%,使得沃邦这个发展历史最短的城区另一方面又成了居民年龄最年轻的城区。

 

温暖的社区

 

在企业、大学和市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增长的环境部门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这里的许多咖啡馆和餐厅还聘用高比例的身心障碍员工为旅客提供最佳服务。

 

沃邦不是有钱人的社区,它有出租住宅、中低收入住宅、大学宿舍、高价住宅等多元居住空间。沃邦还很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培训,市内各类环保项目和学校自发性组织繁多,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环保设施集资。

 

弗莱堡大学作为德国精英大学开设了全德第一个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并开设了与国际接轨的“可再生能源经营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弗莱堡地区的农业和林业,无公害葡萄酒和绿色食品生产者等,均是弗莱堡大学气候生态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医学研究的对象。

 

参考资料:

 

T Schroepfer, & L Hee. SUSTAINABLE URBANISM: IDEALS,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 IN VAUBAN.

 

注:文中所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即时热点
中国制冷展朗绿科技主题分享│AI赋能绿色建筑 解锁可持续发展新价值
2025.04.29

中国制冷展朗绿科技主题分享│AI赋能绿色建筑 解锁可持续发展新价值

4月27日-29日,“中国制冷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朗绿科技首席技术官、副总裁谢远建,作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席,发表题为《AI赋能绿色建筑—解锁可持续发展新价值》的主旨演讲。

向"新"而行!朗绿科技以创新实践树人居新质生产力标杆
2025.03.31

向"新"而行!朗绿科技以创新实践树人居新质生产力标杆

“精瑞科学技术奖颁奖暨人居新质生产力白名单发布会”于3月31日在京召开,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选好房子产品、好服务产品、好建设企业赛道“人居新质生产力白名单”。

上海市首栋超低能耗旧改办公楼绥德路27号项目再获两项荣誉
2025.01.10

上海市首栋超低能耗旧改办公楼绥德路27号项目再获两项荣誉

朗绿科技申报的绥德路2弄27号超低能耗办公楼当选“2024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并荣获“上海市城市更新优秀示范项目”创意设计类二等奖。

查看更多